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在武汉贯通******
中新网武汉2月1日电 (刘福昌 杨路)随着“和平号”盾构机的顺利接收,武汉和平大道南延工程隧道2月1日上午9时许贯通,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。
和平大道南延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,全长3042米,规划为城市主干路,北接和平大道、南连武金堤路,是武昌顺江方向的骨干通道。据武汉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袁亮介绍,工程计划2023年底建成通车,将有效改善武昌古城交通出行条件、缓解中山路—白沙洲大道交通压力。
此次贯通的隧道,为单管双层双向六车道,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。2021年8月29日,一台开挖直径达16.03米的盾构机,由中山路“武胜门”遗址区域始发掘进,至黄鹤楼南路接收,隧道下穿武昌古城、蛇山,地质条件复杂,距运营地铁5号线隧道水平距离仅有10米,是国内施工技术含量和难度较高的隧道之一。
据介绍,为确保盾构机顺利完成掘进,项目不仅成立盾构技术专家组,对盾构机选型设计及施工难题进行指导把关,还在掘进过程中,应用自动化监测施工技术,对沿线敏感建构筑物布设观测点,实时监测沉降数据,同步调整掘进参数,实现了安全平稳穿越。
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张建勇表示,该隧道的贯通为打通城市断头路,保护古城遗迹和风景名胜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了成功案例。(完)
优势产业快速向新兴产业转型 河南洛阳推出一批先进制造业改造项目******
本报郑州12月18日讯(记者夏先清、杨子佩)今年以来,河南省洛阳市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为发力点,陆续出台支持政策,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“风口”产业转型。据了解,今年以来,洛阳已推出制造业“三大改造”项目450个以上,年度投资350亿元以上。
近日,位于洛阳市伊滨区的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现场一片繁忙。作为洛阳正式“牵手”宁德时代协同推进新能源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,该项目将按照“灯塔工厂”标准建设,首期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,预计3年内建成投产。
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。在创新载体建设领域,洛阳在推动4家省级产业研究院和10家市级产业研究院建设的基础上,正加快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,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力争年内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以上,培育各级质量标杆20家以上。
立足数字经济发展,洛阳将围绕大数据、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领域,充分发挥中移在线、华为新基建发展中心、阿里云等资源优势,积极对接头部企业,加快建设中部云谷、5G无线网新建工程、中科人工智能数据生产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。
洛阳市市长徐衣显表示,洛阳加快落实产业发展工作举措,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,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,培育发展光电元器件、农机装备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电池等十大产业集群,加快建设万亿元级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。